得之不忘形,失之不丧志
——作者云溪子
前些年,我写了一本散文《座右无铭》。书稿送到出版社,责任编辑觉得很奇怪,打电话问我:“大家经常说的,是自己的座右铭是什么;你怎么说座右无铭呢?你没有座右铭吗?”我答道:“我的确没有座右铭,不过做人是有些遵循的。”
“铭”义之一,是刻出来或写出来鞭策、勉励自己的文字。“座右铭”,自然是将此类文字放之座右(当然,不必太机械,放在座位附近、贴在墙上亦可),以示铭记,刻意体行。即便推而广之,亦应是常挂在嘴边、刻在脑际的格言警句。
我说自己座右无铭,是因为我从未想过立什么铭,当然更谈不上写出来或刻出来置之座右了!不过,年近八旬,回想起来,虽然座右无铭,但多年来倒也有一些话经常萦绕脑际,大概也算是做人的遵循、原则吧。遵循之一是:“凡事尽力而已,得之不忘形,失之不丧志。”
差不多从懂事开始吧,我就在想:一件事,如果本来是可以做成、做好的,因为自己未尽力而没有做成、做好,那会后悔不已。因此,遇事我一定要尽全力去做,即使没做成,也不后悔了:非不为也,力不及也!
我认为自己天资不高、智力平平,但我没有放弃努力。上学期间,我下定决心要发奋刻苦,“笨鸟”就多下笨功夫,尽力而为。有人说,出身书香门第的孩子才能读好书,出身贫苦、卖力气人家的孩子,“粗麻袋上绣不出细花”,是念不好书的。我不信这些说法。大家终日相处,彼此了解,我觉得那些孩子并不比我聪明多少,是家庭条件好而已。我相信别的孩子能做到的事,我通过努力也应该能做到。校内校外、课上课下,读书学习,我尽力了。几经曲折,我终于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
走上工作岗位,我自认为自己能力一般。但不管做什么,种地、当养路工、做教师、坐机关,我都尽力而为。用细瘦的胳膊跟别人一样挖大渠;顶风冒雪去养路,哪怕手上冻起了泡;教两三门课,还当班主任、学年组长.一一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大家都觉得我做事不惜力,尽力而为。
几十年,天南地北、上上下下,换过几次工作,做过一些事情。我所做的事,有的成了,有的没成。但无论成功与否,我觉得自己尽力了,心安理得。
做成了些事,有了点进步,我有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多少,只是觉得也无可自责,心安理得。我赶上的机会比较好而已。这不是套话。我在大学同班同学中,后来的职位是比较高的;但当年我在班上并不是尖子学生!我的领导重实干,认为下属能干活就是好样的,因此,工作期间,我的信念就是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努力提升自己的本领。
我不否认自己的努力,但我总认为是自己遇上的机会比较好,并不是本事比别人强多少。因此,我在岗的时候,没有把头上小小的乌纱帽当多大回事,跟大家说说笑笑、随随便便,生活不讲究,穿着还有点土,有人叫我“老头儿”,有朋友甚至唤我“生产队长”。“得之不忘形”,我时刻提醒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尽力了,事情没做成,进步比人慢,我也不灰心,更不妄自菲薄,而是继续努力。我一直认为,别的同志成功了、进步了,自然有比我强的地方,但他们和我的差距并非天上地下。大家在一起相处多年,彼此几多斤两都是知道的。如今他们作报告、写文章,表现出比我等更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参加的会议我等没有参加,他们看到的文件我等没看到。如果我等也参加了会议、看了文件,那么作起报告、写起文章来,也许水平和他们相差不多。既如此,何必看不起自己呢!一个人的成功、进步,除了自己的努力、水平、人品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就像一个N元方程,每输入一个变量,结果都会不一样。
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还是前人说得好,世界上没有直路,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得得失失甚至进进退退,都是正常的。人,不可因一时、一事的失败而丧失自信,裹足不前。我把这种态度称之为“失之不丧志”。“志”,是方向、目标、动力,是一股奋发有为、不屈不挠之气,“人而无志,不知其可以”。只要“不丧志”不放弃,就可能有成功的时候;即使终不成功,尽力了,也无可自责,心安理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乃一凡夫,七情六欲皆具。成功了,进步了,自然心生喜悦。但此时我不断告诫自己:不可“得意”忘形。失败了,没进步,难免有些沮丧。但此时我一次又一次地鞭策自己:不可“失意”丧志我出生贫寒人家,智力平平,能力一般,身上没有过人之处,头上没有耀眼光环。几十年之所以还做了一点事情,除了党的教育培养,亲人、同志的支持帮助,大多得益于“凡事尽力而已,得之不忘形,失之不丧志”。
~本章完~
——以上节选自《小康》202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