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学》推荐文章——浮在波光上的书声

发布者:图文信息中心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3-29浏览次数:91

浮在波光上的书声

与脚下的石鼓山一道披着浩浩江风,迷离在一抹淡然写意的斜阳里,我久久凝神不语,似乎隐隐听到了那些从时光深处穿透而来的书声。

像斜刺里合围而来的三彪人马,湘水、蒸水与耒水翻涌着绿波,从三个方向的苍碧丛林与沃野中飞奔而出,扑入街巷纵横人烟辐辏的衡州,劈开无尽的浮华与喧嚣,合掌将一座小巧如瘦俏少妇的石鼓山捧在柔婉的掌心,也捧出了潋滟波光深处与尘凡隔绝的一片宁静。一座素淡、雅致的书院便应运而生,恬然静卧在这片树林阴翳,宁静幽谧的山巅。清朗而顿挫的书声也随之而起,激荡、漂浮在澄碧的三条江面上,滟滟随波上千年。

肃然徘徊于书院依山势而陈的禹碑亭、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与合江亭,或憨然朴拙,或凝然肃穆,或雕栏画栋,或凭空凌虚,我在草树拥覆的曲折石径间,细细搜寻古贤与今人的足迹,不时虔诚默念一个与书院同为不朽的名字——李宽。我想,素来“天下名山僧占多”,如果不是这位唐代面目清癯、衣衫多垢的处士慧眼独具而捷足先登,石鼓山恐怕早已或僧或道,香烛袅袅,江面上盛满的也只是细碎而沉闷的木鱼或钟磬声了。

大唐元和五年(810),我无端且执着地认定是暮春的一个莺草喧闹的日子,阳光或许比眼前还要妩媚、慵懒几分,满腹才情却淡薄仕途的李宽披满一身陇西的风尘,颓然蹀躞在衡岳脚下荆棘里的山道上。他追慕归隐衡岳白云生处的先贤李泌,寻觅而来,却在临近绝顶时意动神流,被同时代文坛圣手韩愈几行传唱乡野林间的诗句重重叩击着心弦:“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

这首数百言的《合江亭》,描摹的是李宽闻所未闻的石鼓山,却令他眼前蓦然浮现出了一幅恬淡、素雅的山水画,仿佛多情男子猝遇了一位清秀、娴雅、浅笑的深闺处子,倦意顿消,悠然而神往。于是,李宽摈弃举手可得纯洁如棉的山间白云,转而南下,直奔衡山之阳三江合掌的石鼓山。山头蓊郁的林木间,飞檐翘角,孤傲而清寒,留存些许韩愈吟咏气息的合江亭果然在,湘水婀娜如柳,蒸水温润似玉,四下空阔,李宽衣袂当风,如此刻的我一般凛然沉默,一滴晶莹的泪珠悄然而出,滑落进脚下绿净的水流。他决意不再离开,依山傍水结庐读书,与这片或许前世便已结缘的山水终老。第一声沉郁而欢愉的书声便随石鼓山染红晨雾的霞光而起,与草底虫鸣、叶间鸟啁、足下涛声、江面渔歌、点点帆影一道,构筑了中国第一座书院的雏形,也击碎了后世僧道觊觎染指的幻想。书声响遏行云,跨越江面,引来了潜心向学的衮衮诸生,也引来了凭栏把酒、争相唱和的文人墨客,甚或令一江之隔的衡州刺史吕温倚门推窗,翘首相望,歆慕不已,不时放下手中沉甸甸的官印,“常往访之”,与李宽及诸生吟诗作赋,唱和酬答。厚重如砖的《全唐诗》遴选苛刻,却给吕温和李宽慷慨地留出一席之地,一首《同恭夏日题寻真观李宽中秀才书院》赫然在列:“闭院开轩笑语阑,江山并入一壶宽。微风但觉杉香满,烈日方知竹气寒。披卷最宜生白室,吟诗好就步虚坛。愿君此地攻文字,如炼仙家九转丹。”吕温出守衡州的政绩已散逸在流光深处,踪迹全无,李宽更从无官身光耀门楣,彰显身后,两人却因书院寻常唱和的一首诗,在刻薄无情的流光里留下了一处粗实的足印,让千百年后的后来者还能寻章摘句,找到他们来过尘世的一抹痕迹。这是他们的幸运,也是石鼓书院的佳话。

多年后,我漫步在书院枝干遒劲的古枫下,似乎还能依稀听到这首诗的吟唱声。这些青衫、峨冠与长髯间发出的声音,铿锵如金石,将古枫敲出了道道深邃的皱痕;又随清风而下,微微簇浪,激出霞光里的万点波光,令山头安谧的书院在波光里摇曳,熠熠生辉。

山头书声与书院庭间所立,约两米高的石鼓一道,其年复一年的激响,终于惊动了湘水之北的巍巍庙堂。大宋太平兴国二年(978),由太宗赵光义亲手书写“石鼓书院”的一块御制匾额,在朝野官宦士子异样的瞩目间南渡长江,又逆湘江而穿州过府,庄重挂上了峭拔的石鼓山山头,夯实了书院不可摇撼的位置。我想,这时候并不算高大,与咫尺之间巍峨恢弘的衡岳相比,甚或有些卑微的石鼓山,一定会喜极而泣,与脚下温婉的湘水、蒸水、耒水一道日夜相激,击掌欢庆吧?

欢愉的不止是石鼓山。从大宋到元、明、清乃至民国,朝代更迭起伏,一波接一波的学问大家怀着湘水翻涌的兴奋,循着当年李宽的足迹,朝圣进香一般接踵而来。他们平素眼高于顶,睥睨一切,视高官显宦与高车驷马为敝屣,却十分珍惜石鼓山上寡淡茶饭,薪酬不多甚或有些寒碜的教席之位。书院静谧的壁缝或林下斗折的石径间,我还能不时听到他们咳唾的残存声响。他们已默然嵌入书院梁木、墙壁、屋瓦的姓名,也像静默在夜空中的一粒粒永恒星辰,无一不令我肃然膜拜,神往与之“执鞭坠镫,愿为一卒”。他们是:苏轼、周敦颐、朱熹、张栻、程洵、郑向、湛若水、叶钊、邹守益、茅坤、蔡汝南、罗近隐、王闿运……

像每一只深潭老蚌腹内都孕育着璀璨的珍珠,与这些山长、教席们辉映的是一长串同样溢彩的门徒:王居仁、夏汝弼、管嗣裘、邹统鲁、朱炳如、伍定相、曾朝节、陈宗契、王夫之、曾国藩、彭玉麟、彭述、杨度、齐白石……我想,如果这是一挂精制的浏阳鞭炮,那么,编列有序的每一个爆竹都将瓷实饱满,炸开来,火花四溅,声震于天;而若是一箱高品位的烟花,他们便能开出阳春三月里云蒸霞蔚般的火树银花,绚烂了广袤而清冷的夜空。

师徒们与石鼓山、书院的遇合,正如“海内名公讲学其中,诸士环听”,仿佛五彩云霞翩然聚集于衡岳之南的蛮荒之地,形成了一片儒学的“衡湘洙泗”“道南正脉”,悄然开启了湖湘文化之源。这一点,同饮一江水,后来居上的岳麓书院也只能俯首帖耳,恭然雌伏。在石鼓山头餐霞饮露,执掌过书院的朱熹曾欣然命笔《石鼓书院记》,以浓厚瑰丽的文笔铺陈了这一盛况,也阐明了书院之志:“养其全于未发之前,察其几于将发之际,善则扩而充之,恶则克而去之。”这,或许正是书院独秀湘南,门下弟子广有成就,灿若星云的缘故之一。

弟子中与书院最有缘,也最给书院长脸的大概是曾国藩与彭玉麟。阳光向晚,鸟雀奔巢,我犹自几度徘徊,伫立合江亭上,除了书声,隐约间又似乎听到了舰队操练的喝令与枪炮声。

曾国藩与彭玉麟,都长于衡岳脚下,一在北,一在南,早晚间抬头便能望见岭上如同野鹤般悠然来去的白云,却少有余闲,最后也在案牍、军旅间劳碌而终。两人少年时,都慕名就学桑梓的石鼓书院。庭院几番花开又落,寒暑翻覆,他们浑然不顾,一遍遍踟蹰于浓荫如盖的枫树樟树下,将琅琅书声阵阵洒落在山脚的江面上。学成归去后,他们因风云际会,又都以书生之身勉强掌兵,重聚于石鼓山,筚路蓝缕,草创与洪杨太平军相抗衡的湘军水师。他们并非天生的兵家,书院的儒家典籍里也未有鏖兵斗阵的篇章,曾国藩还曾数度兵败,几欲投江自尽,却最终因了石鼓山的灵气而重新崛起,一匡天下。

  

脉脉斜晖下,三江合流的宽阔水面上,波光浩渺,红绿相间,仿佛岳阳楼下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我能想见帆影如飞,刀剑如林,硝烟缓缓弥散的一幕幕场景。彭玉麟长髯飘飘,意气昂扬,手按腰间宝剑,号令如山,指挥有度。将士们多刚放下锄头,从田间地头匆匆而来,却似乎为石鼓山与书院的气度所震慑、感染,一招一式或整齐划一,或灵巧多变,巨舶随之进退如意,威猛如虎。又一声喝令,舰船上的兵士们纷纷跳入江面,迎风搏击,浮沉自如,成为《水浒》里的“浪里白条”……随风飘展的曾、彭“帅”字大旗下,堆叠书声的浪涛又开始盛满刀兵之声,石鼓山也不经意间成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刀兵终究有违祥和,书声才是石鼓山的常态。此刻,一片细瘦帆影悄然漂滑在了江心,一个披挂斜晖的身影立在船头,仿佛唐诗里的某一句韵味无穷的山水经典。见我终于从久久的沉吟间蓦然醒来,好奇地向船只观望,与我同行的友人莞尔一笑,介绍说这是寻常出没的钓鱼人。这些渔者,从不用寒光凛凛的鱼钩,而是直接用渔线,系上一点诱饵随意抛在水中,愿者吞线而已。我闻之一震,儒者即仁者,不用穿鳃见血的鱼钩,大见慈悲为怀的仁者之心,或许是书院日夜飘浮的书声熏陶所致吧?

  

~本章完~

——以上节选自《安徽文学》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