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调研报告(上)——现状篇

发布者:图文信息中心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1-02浏览次数:1696

              


01

基础平台建设与应用状况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站在新的起点,向更高水平迈进。目前,各类信息化基础平台已具有一定的普及率,应用效果总体较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此,不少学校已考虑基础平台的更新换代,以期整体提升信息化应用效果。


基础平台建设普及率总体尚可

本次调研选择基础平台的六个方面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服务门户及移动校园普及率较高,已建设的高校分别占比52.9%和33.9%,而计划或正在建设的分别占比39.2%和44.5%。数据治理平台、流程引擎、统一支付平台、自助服务终端普及率相对较低,已建设的比例均不足1/3,但已有占比超过1/3的高校计划或正在建设。因此,这四类基础平台的普及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基础平台总体应用效果较好

从应用效果来看,各类基础平台总体效果较好,总评分都在均分2分以上。当然,六类基础平台应用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流程引擎的效果最好,评分为2.49分,其次为统一支付平台和服务门户,评分均为2.47分,再次是自助服务终端,为2.43,最后为移动校园和数据治理平台,分别为2.33分和2.26分。数据治理平台和移动校园应用效果为较差的高校分别占比达10%和8%以上,值得重视。

(总评分计算方法:效果较好为3分,效果一般为2分,效果较差为1分,按样本数占比进行加权求和。以下关于应用效果评分的计算均采用此方法。)


高职高专应用效果总体好于普通本科

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的建设状况和应用效果具有较大差异。普通本科的平台普及率均高于高职高专(见表1),应用效果只有自助服务终端领先较多,服务门户方面略好于高职高专,其他平台的应用效果均明显低于高职高专,(见表2)。



02

管理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状况

目前各高校基本的管理系统已有较高的普及率,且发展较为成熟,总体应用效果较好。对于校内服务方面,仍以线下服务方式为主,典型服务的上线率参差不齐。


主要管理系统已基本普及

管理系统普及率总体较高,教务系统、科研系统、办公系统以及财务系统已建设高校占比超过60%。研究生系统普及率相对较低,已建设高校占比不足40%,这主要是由于样本中的高职高专没有相应需要。


管理系统总体应用效果较好

各管理系统应用效果总体较好,总评分均达到2.3分以上。具体到每类系统,财务系统评分最高,为2.57分,其次是办公系统,为2.48分,接下来依次是研究生系统、科研系统和教务系统,评分依次为2.44分、2.39分和2.36分。无论哪类系统,选择应用效果较差的高校占比均不超过10%,总体可以接受。


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应用效果各有高下

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在管理系统的建设状况和应用效果具有较大差异。普通本科的五大系统普及率均高于高职高专,尤其科研系统和研究生系统差异明显,这或和高职高专对这两类业务需求不高有关(见表3)。应用效果上教务系统和财务系统高于高职高专,其他系统均明显低于高职高专(见表4)。


服务系统线上提供率参差不齐

在业务提供方式方面,跟学生密切相关的新生报到和离校服务线上方式普及率较高,“纯线上”与“线上+线下”方式均可实现的高校分别占比23.0%和13.7%,只能提供“线下”方式的高校占比分别为14.0%和21.6%。调停课申请与后勤报修线上提供比例也较高,采用“纯线上”方式的高校都在30%左右。职称评审、年度考核和教职工新进报到主要还是在线下进行



03

教学资源及平台建设与应用状况

“互联网+”对教育的重要影响之一是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MOOC平台和SPOC教学逐渐由国外引到国内,但我国目前这些新型教学方式普及率还不高,已建设MOOC课程的高校不足1/2,而已加入MOOC平台并进行SPOC教学的高校尚不足1/5,各高校尚需加大建设力度。


教学资源及平台建设尚需加强

本次调研的高校中,已建设MOOC课程的高校占45.7%,一年内准备建设的占18.5%,三年内准备建设的占14.3%,另有占比10.9 %的高校暂无建设计划,还有占比10.6%的高校尚不清楚。已建设MOOC课程的高校,普通本科占比明显高于高职高专,前者占比53.0%,后者仅31.5%。


SPOC教学尚未成为主流

本次调研的高校中,已加入平台、并进行SPOC教学的高校占15.7%,已加入平台,还没有SPOC教学的占5.3%,而暂无计划加入平台的高校占47.3%,还有占比28.9%的高校尚不清楚。



04

系统运维与安全防护发展状况

从本次调查来看,各高校系统运维与安全防护建设亟需加强,信息系统等保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系统升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系统运维与安全防护亟需加强

从建设状况来看,应用系统云防护服务、应用系统可用性预警、应用系统安全预警未建设的高校占比分别高达45.7%、53.5%和47.6%,而已建设的高校占比分别仅有23.0%、17.6%和23.2%。

从应用效果来看,应用效果评分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应用系统安全预警(2.49分)、应用系统云防护服务(2.40分)和应用系统可用性预警(2.33分),整体应用效果较好。具体来看选择效果较差的学校占比,应用系统安全预警为1.20%,应用系统云防护服务为2.44%,应用系统可用性预警为3.17%,基本上占比都比较低。

从不同类型高校对比来看,普通本科普遍好于高职高专,但是从应用效果而言,两者各有高下。应用系统云防护的效果普通本科好于高职高专,较好率前者为46.55%,后者为35.71%。应用系统可用性预警的效果,高职高专远好于普通本科,前者较好率达61.54%,后者仅27.91%。应用系统安全预警两者应用效果差别不大,普通本科较好率47.54%,高职高专46.15%。


信息系统等保状况不容乐观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简称“等保”)对高校信息化安全至关重要,然而,调研结果并不容乐观。系统过等保的高校仅占35.3%,其中有系统过三级等保的占12.3%,有系统过二级等保的占23%;但很多高校已纳入了计划,计划一年内做的占40.6%,计划三年内做的占12.6%;尚有占比11.5%的高校暂无计划。


高校对系统升级重视不够

本次调研结果表明,多数高校对系统升级的重视不够,选择在系统无法满足新的需求时进行升级的高校占比58.8%,厂商主动给予免费升级的占23.2%,在领导要求时升级的占11.5%,在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时的占6.4%。主动升级的意识远远不够,系统往往处于被动响应状态。



05

信息化建设领导组织体系

信息化建设领导组织体系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提升了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水平,尤其是校领导直接负责,大幅提升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效。


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负领导责任

调研结果显示,由校领导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学校占92.7%。其中,由一把手校长负领导责任学校超过半数以上。副校长和校长助理分别占33.3%和0.6%。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规划所倡导的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并没有得到普及,由CIO担任信息化建设最高领导的高校仅占2.2%。此外,也有少数高校信息化建设最高领导由处长或其他职务担任,分别占5.3%和1.9%。

从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的对比数据来看,两者在总体特征上比较相似,即:均以校领导担任最高领导职务,且一把手校长占绝大多数。两类学校的差异在于,普通本科院校副校长担任信息化建设工作最高领导的比例更高,而高职高专院校由校长担任信息化建设工作最高领导的比例更高,在实施CIO制度的7所高校中,普通本科占6所,高职高专仅有1所。


信息化管理机构级别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次参与调研的学校中,校领导直管的一级部门占49.9%,属于行政体系的二级部门占37.8%,属于院系的二级部门占7.3%,无常设机构和其他类型占5%。伴随着“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高校信息化建设通常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推进学校信息化战略,并组织管理各项信息化工作,在此情形下,校领导直管的一级部门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而二级部门往往难以应对信息化建设管理中的协同问题。

从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两个具体类别来看,属于校领导直管一级部门的学校占比基本相当,均接近半数;无常设机构的占比二者差距较大,普通本科无常设机构的占比0.9%,高职高专无常设机构的占比5.5%。



06

规划与管控体系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持续优化信息化建设方案对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具有重要影响。


少部分高校对信息化规划不够重视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均具有书面的信息化规划。调研结果显示,具有成文信息化规划的高校占80.1%,而没有成文规划的学校占19.9%。就普通本科与高职高专对比来看,普通本科院校的情况要好一些,本次调研的普通本科院校中,83.9%的院校具有成文的信息化规划,16.1%的院校无成文的信息化规划,情况略好于高校整体调查状况;高职高专院校中具有成文的信息化规划的院校仅有70.6%,没有成文信息化规划的占29.4%,与普通本科院校有一定差距。


信息化建设缺乏持续的反馈与迭代机制

本次调研结果表明,没有信息化绩效评价的高校占29.4%;每年年终做一次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或信息中心部门工作总结的高校占50.1%。已建立全面客观的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的高校仅占比11.5%,其中,将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与绩效改进方案衔接、持续提升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学校占比为7.8%,不到十分之一。由此可见,建设客观的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并形成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持续优化迭代机制任重而道远。

在信息化建设评价与迭代机制方面,普通本科院校的情况与高校整体调查状况分布特征相似。普通本科院校没有信息化绩效评价机制的占比为26.7%,略好于总体状况,但已建立的绩效评价机制基本属于工作总结性质,占53.9%,绝大多数院校并没有形成信息化持续优化迭代机制。高职高专的调研结果为,没有建立信息化绩效评价机制和建立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绩效改进的学校占比均高于高校总体调查状况,分别占34.9%和13.8%,导致前者的原因我们认为是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意识和水平还相对滞后,受制于经费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等因素限制,尚未意识到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和持续迭代的重要性。导致后者的原因主要是在某些竞争比较激烈的高职高专院校中,它们更加关注信息化建设的效益和效果,以此来提升学校的优势。



07

经费保障

经费投入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我国绝大部分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费依赖财政资金支持,总体经费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但受审批制度限制,高校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通常具有周期性和不可控性,同类高校在信息化经费投入规模上也具有较大差距,这都是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破解的问题。


信息化总体投入贫富不均

信息化总体投入保持较高水平,本次调研高校中,2016年信息化总体投入平均水平达到600万左右。然而,贫富差距较大却是不争的事实,最高的学校达到3000万以上,在千万以上的学校占23.6%;而投入最少的学校仅有10万元,总投入在100万元以内的占11.4%。尽管信息化投入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但仍然不能掩盖学校之间的不平衡状况。普通本科院校2016年信息化总体投入接近700万元,高于整体平均水平;高职高专院校2016年信息化总体平均水平不到500万元。相对于两类学校的组间差异而言,同类学校的组内差异更大。


信息化运维运营经费可进一步提升

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主要是项目制,经费投入通常依据项目计划来设定,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让信息化资产得到持续运营是提升信息化建设成效的关键所在,而传统项目制经费投入模式往往难以支撑持续运营的需求,亟需改变。本次调研的高校中,无固定预算、根据项目调整的高校占45.9%,将近一半。普通本科比高职高专的情况略好一点点,但总体特征基本相似。


项目制经费投入方式亟需调整

从应用效果来看,各类基础平台总体效果较好,总评分都在均分2分以上。当然,六类基础平台应用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流程引擎的效果最好,其次为统一支付平台和服务门户,再次是自助服务终端,最后为移动校园和数据治理平台,数据治理平台应用效果为较差的高校占比达到了10%以上,移动校园应用效果为较差的高校占比达到了8%以上,值得重视。



08

运营推广

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以项目交付为完成标志,但应用状况如何往往得不到保证。为了让师生用户更深入的了解信息系统或服务,并能真正用好这些系统和服务,运营推广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


信息化运营推广需要多措并举

从本次调研结果来看,采取五种措施的学校占11.5%,采取四种措施的学校占14.8%,采取三种措施的学校占17.1%,采取两种措施的学校占22.7%,仅采取一种措施的学校占33.3%,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学校有两家。可见,采取三种以上措施的学校仍为少数,不到一半,而大部分仅采取一两种措施,因此,信息化运营推广方式的普及程度仍需大幅提高,以建立多角度、立体化的运营推广体系。

具体的运营推广措施方面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状况。67.2%的高校采用了信息化服务上线和使用成果推广,55.7%的高校采用了教职工信息化素养培训,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社团的建立和培养可在信息化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仅有不到一半的学校采用,此外,采用校际研讨会和校内研讨会方式的学校分别占36.4%和45.9%,表明在信息化运营推广过程种,校内和校际交流均需要加强。

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在采用的运营推广措施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普通本科院校采用信息化服务上线和使用成果推广、校际信息化研讨会两种方式的比例更高,高职高专院校采用校内信息化研讨会方式的比例更高,对于信息化学生团队建立和培养和教职工信息化素养培训,两类院校比较接近。

调研样本说明

本次调研对象为来自357所高校的504名信息化管理者和从业者,以普通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为主,地域覆盖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华南、西南和东北。占6.4%。学科覆盖综合、理工、师范、农林、财经、医药等各主要类型,具体如下:

注:“其它学校”即省级党校、独立学院、中专院校及校名不详等情况;“不详”即地域信息不详